— 源自北纬38°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 —
— News —
这次全会是在宁夏新的发展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政治站位高、理念新、内容实,为宁夏的下一步发展谋划了新的目标。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世华说,要从国内大循环、中国葡萄酒和世界葡萄酒产业发展的格局中来谋划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
赵世华认为,宁夏葡萄酒要走向世界,要做好产区品牌打造,通过产区品牌打造,让世界各地的消费者知道贺兰山东麓产出世界一流的葡萄酒,这是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通过技术和质量感动世界、感动消费者,打响品牌。另外,要用文化和品牌来体现葡萄酒的价值,让消费者体验消费宁夏葡萄酒的荣耀感。
“宁夏葡萄酒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三个精准’。”赵世华说,首先,葡萄园要精准分类组织生产。针对葡萄园产地、土壤、气候、品种等特点,推进品种区域化布局,制定出葡萄园产量、质量的生产目标,分类精准施策,达到亩产量最大、质量最优、效益最高。其次,葡萄酒要精准分类组织酿造。针对酿酒葡萄原料指标,精准调控好原料质量、采摘时间、辅料投入、发酵工艺等要素,补齐短板,精准酿造,达到葡萄酒品质最优化。最后,葡萄酒产品要精准分类上市。酒庄企业应立足于国内市场,放眼国际市场,研究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消费阶层的生活习惯及对葡萄酒品质的要求,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做好产品市场分区分级工作。酒庄企业要顺应市场需求,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以高端品质打响产品品牌,融入产区历史文化、风土品种,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生产的葡萄酒品质优质、世界一流,解决目前国内市场国产葡萄酒高中低端产品供求失衡、消费者对质量与价格失信的矛盾,增强宁夏葡萄酒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葡萄酒产业与旅游文化、生态治理、脱贫致富等跨界、跨网融合发展。
2025年,宁夏全区酿酒葡萄基地总规模预计达到百万亩,年产优质葡萄酒23万吨(3亿瓶)以上,实现综合产值1000亿元,必须全产业链、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进高质量发展。
来源:宁夏日报客户
酿酒工艺的传统做法还有很多可以创新的地方,结合咱们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的特点,并向其他国家进行学习,还有很大提升和改造的空间。今天上课就讲到了如何在酿造葡萄酒时降低二氧化硫的使用,宁夏目前二氧化硫的使用量都是很低的,这也是宁夏葡萄酒酿造的优点,”宁夏皇蔻酒庄总经理方亮课后对记者说到。
11月6日,自治区科技厅与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在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教育学院举办葡萄酒酿造工艺提升专项技术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提高宁夏葡萄酒酿造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促进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宁夏各酒庄企业葡萄酒酿造相关技术人员、国内外专家等100人前来学习。
培训讲师YANN ROBERT MARC OLLIVIER(中名文:彦·奥利威)一直致力于葡萄酒酿酒行业的发展和研究,有着近30年酿酒行业的技术和经验。课上,他向大家仔细介绍了二氧化硫在酿造葡萄酒时的重要性、酿造原理和如何降低二氧化硫的使用量,指出二氧化硫在葡萄酒酿造方面使用了很多年,它具有营养性,但同时也是一种很危险的物质,认为能找到新的物质来代替二氧化硫。
彦·奥利威课后介绍到,他希望通过这样的一堂课来引发宁夏酿酒师的思考。在宁夏工作的七年时间里,彦·奥利威见证了宁夏葡萄酒产区的变化和发展,葡萄酒的品质也大幅度的提升了。他惊喜的发现宁夏有很多葡萄酒酿造的新兴力量,他们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和目的性都非常强,认为此话题可以引发他们的思考,促进宁夏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尽管宁夏葡萄酒产区的气候条件比较艰苦,但葡萄的品质很好,葡萄酒产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开福酒庄的工作人员胡工说:“宁夏葡萄酒产区是一个比较年轻的产区,能产出很好的葡萄。听完课我认为宁夏葡萄酒酿造值得我探索的地方还有很多,宁夏葡萄酒产区也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中新网银川11月8日电 (李佩珊 石羽佳)“中国拥有与法国、澳大利亚等同样优质的酿酒葡萄种植产区和高质葡萄酒,只是暂时存在品牌知名度不高、市场占有率较低等问题。”11月8日,法国酿酒师彦·奥利威(Yann Robert Marc Ollivier)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需打破“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刻板印象,在酿造技艺与品牌塑造上下功夫。
2012年,有着近30年酿酒专业技术经验的法国人彦·奥利威来到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的金弗兰酒庄。从那时开始,他一直致力于深度研究宁夏风土及葡萄酒酿造工艺技术。
彦·奥利威为宁夏各酒庄的酿酒师授课(资料图)。 石羽佳 摄
“有人认为宁夏将会是第二个波尔多,其实宁夏产区拥有独特的优势。”彦·奥利威说,尽管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无论是气候、土壤,两产区都存在较大差异。“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多为砂石土壤,种植的葡萄病虫害极少。”彦·奥利威认为,相较于葡萄种植历史悠久的波尔多,年轻正是宁夏产区的优势,它可以去尝试探索种植更多不同的葡萄品种,潜力巨大。
正如彦·奥利威所言,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目前是中国最大的酿酒葡萄集中连片产区。独特的自然禀赋和特有风土条件,使种出的葡萄具有香气发育完全、色素形成良好、糖酸度协调等特征,具备生产中高档葡萄酒的基础。同时,宁夏从品种引进、苗木繁育、葡萄园管理,到酒庄建设、葡萄酒酿造、销售,对标世界一流葡萄酒产区,并结合宁夏实际,制定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等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酿造技术上,彦·奥利威认为,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葡萄酒酿造技术与知名产区相比差异甚微。
“我来到宁夏后,采用了非常适合高端酒庄酒生产的手工粒选、重力法入罐、整颗粒发酵、全自动温控等酿造工艺,这与波尔多产区的酿造工艺并无较大差异。”彦·奥利威表示,这里种的酿酒葡萄非常适合高端酒的酿造工艺,“我也在传统的酿造手法上进行创新,宁夏的高端酒酿造技艺是独一无二的。”
在宁夏,彦·奥利威看到了因冬季气温较低需要埋藤的葡萄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方式;有微生物专家提出葡萄种植过程中“根癌病”的防治问题;政府帮助所有酒庄安装滴灌设备以解决灌溉问题……这些改变与做法一直不断的给他带来惊喜。
其实,为有效提升酿酒葡萄栽培管理和葡萄酒酿造工艺水平,宁夏最近几年引进了包括彦·奥利威在内的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的60名国际酿酒师,并聘请25国冠军侍酒师作为所属国家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推广大使”,推动宁夏葡萄酒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
提起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彦·奥利威同样感触颇多:“借助葡萄酒品鉴会、葡萄酒博览会等形式,中国葡萄酒与世界各国的葡萄酒进行了频繁交流,也获得了许多大奖。这很有助于中国葡萄酒文化的传播。我认为宁夏产区也应该不断聚合资源,利用旅游+等形式,加强品牌推广力度。”
“我见证了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的发展,不论是从技术工艺还是人员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这里,可以产出和波尔多、勃艮第等产区一样品质优良的葡萄酒。”彦·奥利威说。
环境优美的酒庄,幽静的酒窖,橙红色与橘黄色的葡萄酒……“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唐代诗人有诗在先,宁夏的特产不仅有枸杞,还有葡萄酒。
经过多年发展,全区葡萄酒产业基础日渐厚实,发展势头越来越好,发展的融合度越来越高。全区葡萄酒年产量1.3亿瓶、综合产值261亿元。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赵永清介绍。
2011年是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发展总体规划(2011—2020年)》施行,宁夏红酒异军突起。如今,宁夏葡萄酒已经出口到美国、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宁夏葡萄酒被海外市场看好的原因何在?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曹凯龙介绍:“天然禀赋决定宁夏发展葡萄酒产业具有独特优势。”
从自然条件看,贺兰山东麓风土条件好,北纬37°23'至39°43'区域是业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海拔1100米左右是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海拔”,降水量适中和黄河水灌溉造就了宁夏种植葡萄“年年都是好年份”;昼夜温差大,水热系数高,独特的风土条件使葡萄色素积淀良好、香气发育完全、糖酸比例适中,造就了宁夏葡萄酒“甘润平衡”的品质和典型的东方风格。
基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宁夏坚持走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的路子,产区的发展方向、政策导向、招商条件、管理措施都围绕生产高品质的酒庄葡萄酒来设置。
国际视野则不断推进宁夏产区与国际快速接轨。宁夏2012年成为中国首个世界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省级政府观察员。先是学术层面的交流,后来是企业家的往来。保罗力加、轩尼诗、桃乐斯等国外企业先后到宁夏建基地、建酒庄;20多个国家的60多名酿酒师到宁夏指导教学,为宁夏培养出一批葡萄酒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
仿古式建筑、现代化装修,地下酒窖里,获国际大奖的葡萄酒展品一字排开……毕业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的北京小伙张言志介绍,这是宁夏典型的精品酒庄——西鸽酒庄。在这里,国外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各显其能:新西兰进口的智能温控酿酒系统、德国和法国进口的前处理设备、意大利进口的灌装线……“要想让宁夏红酒进入国外高端市场,从硬件到软件必须一并发力。”张言志说。
不过,宁夏葡萄酒发展仍然存在瓶颈。宁夏立兰酒庄总经理邵青松告诉记者,目前宁夏多数酒庄处于成长期,个别酒庄面临发展难题,建议自治区层面加强顶层设计,在溯源体系建设上着重发力。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赵世华表示,宁夏葡萄酒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从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做好顶层设计。把宁夏葡萄酒放到国际大背景、世界大格局中去谋划和推进。二是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管理。通过合作、联合、联盟等市场运作方式,兼并重组弱小酒庄,避免同质化竞争。三是创新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覆盖种植、加工、酿造、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可视化、智能化质量监管与流通的绿色溯源体系。四是实现融合发展。把葡萄产业作为复合型产业来抓。一方面以旅游酒庄为重点,大力发展葡萄酒旅游和体验活动;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开发葡萄籽油、葡萄饮品、酒杯等衍生产品,延伸产业链条。